在電力系統(tǒng)里,避雷器是防過電壓的關鍵設備。有些避雷器,像管式避雷器,還有早期的閥式避雷器,里面的保護間隙作用很獨特,也很重要。有時候,它還能當簡易的后備保護。
其一,它能提供可靠的低阻抗放電通道。保護間隙其實就是個結構簡單的空氣間隙,一般有兩個形狀、距離特定的電極,像棒-棒、棒-板、角形這些。當間隙兩端的電壓,不管是工頻電壓還是過電壓,超過它在當時大氣條件下能承受的擊穿電壓時,強電場會電離間隙里的空氣,很快形成導電能力很強的等離子體通道。這個通道一下子就成了低阻抗的路,能讓危險的過電壓能量,特別是雷電流,順著這條預設的路直接傳到大地。這么做的根本目的,是強行把過電壓限制在間隙擊穿電壓附近,不讓過電壓繼續(xù)往里闖,損壞被保護的電氣設備,比如變壓器、開關設備、發(fā)電機端子這些。
其二,它能限制過電壓的大小。這是它最核心、最直接的作用。我們設計間隙的距離和電極形狀時,可以把它對雷電沖擊波的沖擊擊穿電壓,設定得比被保護設備的絕緣耐受能力稍低一點。當雷電過電壓的大小達到或超過這個設定值,間隙就會先擊穿放電,把過電壓“鉗住”在它的放電電壓水平,這樣加在被保護設備上的電壓就會大大降低,設備的絕緣也就不會被擊穿損壞了。

在恩彼邁管式避雷器里,保護間隙是核心的放電元件,它一般是內外間隙串在一起組成的。外間隙能隔離工頻電壓,內間隙放在產氣管里。當雷電流讓間隙擊穿后,強大的電弧電流會讓產氣管的材料,比如纖維、塑料,變成氣體,產生高壓氣體,形成強烈的縱向吹弧效果,能在工頻續(xù)流第一次過零的時候把它強行滅掉,切斷工頻續(xù)流,完成保護動作。
就算現(xiàn)在廣泛使用以非線性電阻閥片(比如氧化鋅MOV)為主要限壓元件的現(xiàn)代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(MOA),保護間隙在一些特殊場景下還是能用。一方面是當后備保護。我們在一些特別重要的設備上,像超高壓變壓器的中性點,有時候會在MOA旁邊并上一個沖擊擊穿電壓稍高的保護間隙。這是為了萬一MOA出問題失效了,比如閥片擊穿短路,這個間隙就能當最后一道防線,防止設備直接承受系統(tǒng)的最高過電壓。另一方面是作為經濟型的簡易保護。在一些絕緣水平比較高、沒那么重要,或者預算有限的地方,拿配電線路、配電變壓器高壓側還有一些農村電網來說,單獨用保護間隙,通常會配合自動重合閘裝置,是種成本低的防雷保護辦法。雖然它滅弧能力差,可能引起短路,但限制過電壓大小的基本功能還是有的。
保護間隙有幾個重要的技術特性,也有它的局限。它的擊穿電壓和電壓作用時間有關,這就是伏秒特性曲線。我們設計的時候,就得讓它在整個過電壓波頭時間里,沖擊擊穿電壓一直比被保護設備的絕緣沖擊耐受能力低。沖擊系數(shù),也就是沖擊擊穿電壓和工頻擊穿電壓峰值的比值,一般小于1,大概在1.1到1.3之間,這是設計時的關鍵參數(shù)。
它最大的缺點是熄弧能力差。簡單的開放式保護間隙自己幾乎沒法切斷工頻續(xù)流。間隙擊穿后,工頻續(xù)流形成的電弧可能會一直燒著,這就相當于線路對地短路,必須靠上游的斷路器跳閘來切斷電流,結果就是供電中斷。這一點限制了它在重要主設備上單獨使用。不過管式避雷器通過產氣材料解決了這個問題,但動作次數(shù)有限。
另外,空氣間隙的擊穿電壓受大氣條件影響大,像氣壓、溫度、濕度,還有污穢、電極形狀這些,穩(wěn)定性比不上MOA。而且它動作的時候可能產生陡峭的截斷波,會威脅到帶繞組的設備,比如變壓器的縱絕緣。
